九十五年来,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信念贯穿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也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古朴与现代交织,见证了复旦诸多历史变迁的相辉堂值得你的注目。用日晷记录你的复旦十二时辰,你知道吗?日晷位于复旦本部的中轴线上哦。
是众多名师大家曾经的居所,若你想走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走近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胡和生夫妇,不妨到玖园信步闲玩,学习这伫立于时代变迁中的复旦精神。/ 江湾 /法学楼广场地点 | 江湾校区经三路中,正对一号门导游小tip:站在恢弘大气的廖凯原法学楼广场上,镜头拉远至银杏大道的另一头,镜头里的你和那抹杏黄,都是秋天的浪漫。这个假期如何过得精彩?复旦人宝藏打卡地邀你来逛。现在李兆基图书馆一楼空间新设施已经改造完毕啦,欢迎体验。李兆基图书馆地点 | 江湾校区法学楼旁导游小tip:曾获评最美十大校园图书馆的李兆基图书馆,在馆舍布局和服务功能设计上运用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不但有讨论研究室,还设有多媒体培训室,堪称小组讨论绝佳的地点。
理图地点 | 本部校园正门西侧导游小tip:望道路上的理科图书馆,其前身是由戊午级学生集资购置图书建立的戊午阅览室,堪称复旦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富。燕园地点 | 本部校园东南三门西侧导游小tip:你知道燕园命名的缘由吗?燕园原为王、谢二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活动贴士明信片信封格式规范邮票面额寄往市内面额0.8元。
去医院太麻烦怎么办?没有关系。国庆踢毽子大赛活动时间10月1日 9:00-12:00活动地点任重书院中庭活动介绍参与者进行踢毽子比赛,次数最多的同学为优胜选手并赠予奖品。星辰日月,梦启光华喜迎国庆暨研究生迎新晚会活动时间10月1日 19:00活动平台B站直播间:复小研小研直播间,迎国庆专场(1)复旦大学爱乐交响乐团《伟大征程》主题音乐会鉴赏活动时间:10月3日 19:00(2)Echo合唱团《致敬辉煌》专场音乐会鉴赏活动时间:10月5日 19:00(3)原创校史展演剧《追梦百年》欣赏活动时间:10月7日 19:00线上平台B站直播间:复小研枫聆音乐节活动时间10月2日 18:30-20:30活动地点同生广场(康泉图书馆草坪)活动介绍枫聆草地音乐节在康泉图书馆前草地搭建展板,邀请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十大歌手、来自校园音乐社团的歌手与乐手共同演出谈起这段经历,他笑称,那是段无比纯粹的日子。
五月末的一个夜晚,正面临毕业答辩的刘凯伊忙碌到凌晨3点,他把最终版论文赶完发给周文浩审阅,没想到对话框中迅速弹出导师的收到,一段时间后还返还了修改意见。他还带领学生活学活用,基于临床经验,探索在新冠疫情命题下公共卫生管理、政策扶持、护理治疗等方面的改进方案,在短短的两个月合作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
他们保证自己良好的生活状态,心无旁骛地完成实验。特殊时期连轴转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周文浩带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疗队出征仁济南院,负责儿科病区500张床位医疗救治工作,收治有基础疾病的重症新冠患儿,每天穿梭在指挥部与病区之间协调,日行2万多步是家常便饭。在成为导师后,她默默下决心:我将在自己的导师生涯中,将此传承发扬光大。从医20余年,周文浩在儿科领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临床医师,他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爱戴他,都信任并依赖他。
周文浩延续了导师的培养风范。这些都是后来从师姐的口中才知道的。杨琳回忆自己在念研究生时,会暗搓搓吐槽导师布置的惊人工作量和逆天的高要求,被批评时也常私下模仿导师发脾气的样子。我希望将有标志性的成果留给后人,待他们进入这个领域,再不断填补空白,不断改变现状。
他还常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教授来医院介绍国际前沿技术方法和研究内容,将学生送去国外顶尖实验室、顶尖医院学习先进理念。五月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周文浩正忙碌在仁济南院抗疫一线,同时负责着大量线上科研、教学活动。
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梅红芳这样评价。已是硕士生导师的胡黎园记得,在她陷入困境决定延期毕业时,是周文浩在冲刺阶段拉了她一把。
在国内如此顶尖的医院,医院里如此顶尖的科室,我们要做的事情必定是最前沿的。未雨绸缪,方可决胜千里之外。制图:实习编辑:何浩然责任编辑:李斯嘉。这份自驱的使命感促使他重返校园。在其他人刷微博、刷朋友圈时,周文浩会从医学相关APP中搜罗最新资讯分享给学生。周文浩犹记得在自己的博士期间,他的导师带领他勇闯无人区,在国内率先将亚低温技术投入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中,以新的治疗方法推动临床规范的改变。
在周文浩的带领下,团队对新生儿脑病开展一系列临床精准医疗临床实践,首次报道了新生儿惊厥中国人群最常见的12个致病基因,设计出基于可改变临床决策的致病基因检测包,通过快速筛查和诊断真正实现精准医疗。因此,周文浩鼓励学生投入到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中。
尽管奔波在医院,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仍是周文浩每日牵挂的重点。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导师的帮助下,最后都做到了。
在仁济南院,他率先采用家庭、亲子收治模式,针对年幼儿童这一特定群体,更细致地关注治疗过程中必要的陪伴与关怀。这成为了他今后学术的信仰:走在最前沿。
周文浩将自己做的这些工作,比作垦荒,我们把种子撒到土地里,让它们生长、发芽,拥有随时可期的收成,这是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他指导我完成了很多我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这直接改变了我原有的拖延症和不自信,梅红芳说。在学生们眼中,这位钟扬式好老师的榜样力量,足以让他们一生受益。他从每位学生的擅长点和薄弱点出发,为其制定研究生阶段的整体规划,包括各个时期的任务、课题的方向、转博以及出国留学。
作为第一位儿科医院从校外招收的临床博士,周文浩面临着的是紧凑的培养计划,他的导师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白天读书、晚上安排门诊夜班,最大程度利用起一天的时间,将临床、研究、培训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毕业后的十年,他的导师提供各种机会支持他,对他的生活也关怀备至。
这样他们在摆脱了我的‘魔爪后也能很茁壮地成长,很优秀地发展……周文浩调侃道。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人管吃管喝。
科研也好,临床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尤其要帮助那些以往没有治疗手段的病人。他的学术信仰:走在最前沿谈起好老师这个话题,周文浩将目光投向往昔,我的导师们都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那时我想,即使再累再苦,都不能辜负导师的殷切期望。他默默挤出一整天,一字一句认真帮她修改论文细节。尽管吃的是再朴素不过的工作盒饭,但他珍惜这份仪式感。那时我意识到,疫情期间他根本没法安心睡觉,时刻准备着院里有突发情况他能及时解决……神采奕奕、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有条不紊……在学生们的眼中,周文浩是这样个性鲜明的好老师。
但当我开始培养学生时,我才深刻领悟了周老师的当年恨铁不成钢的心。和外界的纷扰暂别,他专注于医生的救死扶伤,静心钻研临床和科研。
但在这样临近毕业季的节点,多项任务在身的他还是抽出时间,和大家线上共享演唱会,一起云聚餐。重逢在屏幕前,徜徉在音乐里,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和学生们好好道别,祝贺他们迈入人生的下一程,也开启医学研究的新阶段。
面对突如其来的封控,他第一时间将备用的睡袋、床垫全搬给了要继续完成科研的学生们,让他们集体住进实验室,自己则在办公室打地铺。拼搏是他的学术底色,以身作则是他时刻对自己的要求。